糯米粽子的包法(糯米粽子的包法步骤)
以下是糯米粽的包法:
材料:
- 糯米 500克
- 瘦肉 300克
- 鸡蛋 3个
- 香菇 8朵
- 葱姜蒜适量
- 蚝油、生抽、料酒、盐、糖、胡椒粉适量
- 竹叶 30片
步骤:
1.糯米提前泡发3-4小时,青红两色竹叶浸泡,备用。
2.将瘦肉洗净切成小颗粒,加入酱油、糖、生抽、料酒、胡椒粉、蚝油、葱、姜、蒜搅拌均匀,腌制30分钟左右。
3.将腌好的肉放到锅中,加入适量水,小火炖煮至肉熟烂,将香菇切丁,加在锅中与肉一起翻炒一下。
4.将龙骨肉剁碎,鸡蛋打散,将鸡蛋和剁碎的肉一起搅拌均匀备用。
5.将泡发好的糯米放到翻炒好的肉馅中,加入适量的盐、糖、胡椒粉,搅拌均匀。
6.将竹叶捞出晾干,取两片交叉包住竹筷,将一小勺糯米放到中间,放上一块肉、糍粑、鸡蛋,然后加适量的糯米,将叶子包起来,扎牢,摆好位置。
7.将粽子放入大锅中,加入适量的水和少许盐,大火烧开后改小火,煮1-2个小时。
小贴士:
1.在包粽子时,叶子的大小要根据粽子的大小做出相应的调整,不要包得过满,以免糯米膨胀,粽子烤裂。
2.在煮粽子时,水要一次性加足,以免粽子出现缺口,煮的时候用小火,保持水面覆盖住粽子,煮1-2小时,直到糯米熟透即可。
3.粽子口味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和食材的可用性做出适当的调整,比如可以加入猪肉、花生、咸蛋黄等食材。
取两片粽叶折成三角形状,放少许红豆糯米、一个蜜枣、一点糯米、几个葡萄干,在上面盖上一层糯米,把粽叶顺着这个方向包起来,用绳子系起来,
锅中多倒一些清水,把粽子全部放进去,上面盖上一个盘子,水开后煮一个小时,捞出来控水,装入大碗中。
1、先将糯米倒入清水中浸泡清洗干净。
2、将粽叶尖用剪刀剪掉。
3、将粽叶卷成一个圆状,放入糯米和红枣,将粽叶顶部卷下来完全包好糯米。
4、用线围着粽子缠几圈系好,粽子就包好了。
粽子的包法因不同地域和口味的喜好而异,下面介绍几种常见的粽子包法:
1. 北方式包法:将糯米和馅料包裹在竹叶中间,将竹叶对折成三角形,将两侧长边向内捏合,然后将底部的边对折到顶端,卷成锥状即可。
2. 南方式包法:用鲜芦苇或者粉色树叶包裹糯米和馅料,将芦苇或树叶捆绑成筒形,将粽子放入其中并稍微露出一角,最后将芦苇或树叶两端对折缠绕在一起即可。
3. 玉米叶式包法:用玉米叶包裹糯米和馅料,将玉米叶对折,把两面从中间往两边撑开,成为一个三角形,再将两点往中间折叠,将底下的部分往前翻折,这时候就能够把粽子顺着芯包住,折着叶子包裹住粽子即可。
4. 金黄色的草叶式包法:用金黄色的草叶包裹糯米和馅料,将草叶折成长条状后,将中央交叉、边角拿起来封口,将口部倒入一样粽子的一角,这样做出的粽子表面看起来很美,口感也相对更清香一些。
总之,粽子的包法是因地区和风味的不同而有所区别,以上是一些比较常规的粽子包法,供您参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