山上野生蕨菜图片大全(山上的野蕨菜怎么做好吃)
野生蕨菜为水龙骨科多年生草本。地下根茎黑褐色,长而横向伸展,直径0.6~0.8厘米,长10余厘米,最长可达30厘米。
叶由地下茎长出,为三回羽状复叶,总长可达100厘米以上,略成三角形。第1次裂片对生,第2次裂片长圆状披针形,羽状分裂,小裂片线状长圆形,无毛或仅在背面中脉上有毛,细脉羽状分枝。叶缘向内卷曲。叶柄细嫩时有细茸毛,草质化后茎秆光滑,茸毛消失。夏初,叶里面着生繁殖器官,即子囊群,呈赭褐色。
野生蕨菜的叶子呈三角形,叶边呈波浪状,边缘略微弯曲,叶子表面有浅绿色,质地柔软,触摸起来有一股清新的气味。叶片稍微有点厚度,但在观察时,发现叶子的纹路非常清晰,呈现出非常自然的美感。叶子的大小有所不同,比较理想的长和宽各在10厘米左右,而一些大叶子长达20厘米以上。综上所述,野生蕨菜的叶子形状美丽,清香得体,质感柔软,是一道锦绣的美食。
每年4-6月,当嫩苔高20-25厘米,叶苞尚未展开时,齐根摘取蕨菜,为防止基部老化,要求沾着泥土装筐。
筐内预先铺上青草,以免挤烂底层蕨菜而引起变色。绿色与紫色的苔茎应分别装筐,装满后再用青草覆盖,避免阳光直射而加速纤维老化。
春天,广州的山野杂草处会有很有野蕨菜。你去白云山、火炉山、凤凰山等景区都会看到。
新鲜蕨菜采收后需去除老化部分,绒毛较多的,需用细毛刷刷去绒毛,已经伸展开的叶片也需清除,这样的叶子味道相对苦涩,洗净后焯水即可凉拌、炒食,也可以用盐水浸泡之后制成干蕨菜,如果是市场上买回的干蕨菜,只需泡发后即可炒食。